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42章貨比貨

關燈
第42章 貨比貨

劉巖鏡並不清楚走私香料最終運往了巴蜀,他第一時間想到可能是朝廷開禁,地方獲準銷售特許貢品,遂即騎馬來到州府見到了李義清。

詳細道出緣由,李義清連連否認朝廷開禁:

“絕無此事。”

“李大人,真沒有?”

“真沒有。朝廷貢品豈能輕易開禁,更何況胡椒才一分五厘白銀一錢,還不夠賠本的。”

“那沈嚴良何來的大筆貢品香料,這可是要殺頭的,他難道不知?”

“許是真不知道。”李義清肯定道,下刻話鋒一轉說:“貢品香料極少流入江南,倘若沈家不知行市,必然會受利益驅使,販賣貢品。

但怪就怪在,姓周的到底是何方神聖,從何而來如此之大的貨量。”

“會否是吏部的?”

“不像,不像……”

“那是安國公!”

劉巖鏡大膽猜測道,李義清瞳孔一縮,突拍著桌面說:

“莫郁洲最近在金陵鬧事,或許真是安國公另有安排。早就傳聞朝廷國庫吃緊,每年撥給庫兀圖族所需金銀綿帛愈發不足,許是安國公也來江南斂財也尚未可知,倘若真是如此,恐怕朝廷也難奈何。”

“那也不至於賣的如此低賤。”

“確實如此,其中端倪耐人尋味。本官明日便前去寧陽,一探究竟,看看究竟誰人如此膽大包天。”

當天下午,蘭陵州府的公函送到寧陽縣衙,要求王曦照知會沈家,明日攜商人“周晨”,前往縣衙接受詢問。

“雲卿啊,剛才王大人差人前來知會,要我等與周公子前往府衙接受詢問,雲卿你覺是否與周公子香料有關?”

“爹,應該是與周公子香料有關,不過周公子的香料都是正經來路,爹你大可放心。”

其實沈雲卿說錯了,他認為的正當來路,是背景關系足以罩住沈家,但他不知道的是,這批貨來路並不正當,是從走私貨中偷來的。

說話之際,周晟徐徐來到堂屋,還不知縣衙的消息。

“沈財東邀晚輩來此,不知有何吩咐。”

“剛才縣衙來函,要沈某與公子同去縣衙,沈某想來應是與公子香料有關,還望周公子明日能如實向衙門說清,免得引起誤會。”

“哦……”周晟眼珠順時針一轉,又瞥了眼沈雲卿,見其毫無聲色,他又說:“沈財東請放心,周某一定如實陳述。”

“既如此,那就有勞周公子了。”

黃昏時,周晟找到張祥說起此事,張祥細思片刻說:

“來的真快,臣以為此事與劉巖鏡定有關系。”

“哦,張大人何以見得?”

“這劉巖鏡與李義清過從甚密,而李義清又是戶部的人,走私倒賣貢品戶部有份,吏部也有份。

劉巖鏡現如今是蘭陵第一豪戶,又與鹽鐵案有關,戶部必會經由錢莊與反王周照寧勾結牟利,銀翔錢莊獨霸蘭陵,豈能不牽扯走私倒賣貢品。

而劉巖鏡覬覦百通利多年,與沈嚴良交惡,必是派人日夜盯守,我等昨日才在百通利總號開張,今天縣衙便來傳喚,若非李義清授意,王曦照整日坐在衙內,怎能反應如此迅速。”

“那寧陽縣縣令王曦照可靠否?”

“殿下放心,王曦照乃臣同門師兄,兩年前將其放在寧陽任上,正是陛下為分化江南官場。”

張祥信誓旦旦,周晟不免擔心說:

“世道紛亂,人心難測,這王曦照許是未必靠得住。”

“臣可向殿下擔保,王曦照絕非貪圖名利之徒。臣今晚連夜前去其府中,向其問明緣由。”

“那好,務必從秘行事。”

“遵命。”

天黑之後,張祥小心來到王曦照府上,詢問其詳情:

“師弟,沈家可是你差人去的。”

“是,乃刺史李義清來函,邀其與商人周晨明日來縣衙接受問詢,但問詢何事我卻不知。”

聽到這裏,張祥心中已然有數,下刻又問:

“那賢弟以為是為何事?”

“許是為了四月間沈家向州府的借銀,州府的用銀並不寬裕,李刺史急於收回借款,親自過問。對了師兄,你怎突然問起沈家之事?”

王曦照整日忙在縣衙,沈家近三日的變化尚未反應到縣衙,百通利票號出售香料一事並沒傳開,王曦照到現在仍蒙在鼓裏。

看清了這一點,張祥拿捏了分寸說:

“哦,前幾日不是與你說了嗎,我此來江南是為買糧,本應從戶部撥款於我,而汪晨貴購買的稻米賑災尚且不足,無力助我修堤,現如今遲遲不得戶部撥款,我只得另覓出路,從秀州朝廷的海船上,弄得些貢品的香料,在江南販售。”

“嘶……朝廷的貢品香料可是違禁物啊,師兄可得朝廷授許?”

“臨行時陛下授我便宜行事之權,淮河情勢急如火,我便截留了一部貢品用以籌款,不過前些日子已經將此事稟報聖後,想來不日會有回覆。”

“便宜行事”之權是有的,張祥絕口不提貢品是偷來的,只說是截留,所以“偷”,很自然變成了便宜行事。

“為了籌措款項,我便將香料托於熟人在江南出手,經介紹,暫在沈家百通利出售。”

“原來如此,這麽說,師兄現住沈家?”

“有時也出門在外,並無定所。不過此事幹系江南糧價,師弟莫要說與他人,以免壞了朝廷大計。”

“師兄放心,此事我定守口如瓶。”

王曦照的態度讓張祥松了口氣,當晚回到沈府,他將消息如實告訴周晟:

“王曦照尚不知殿下已經住進沈府,也不知販賣香料之事,可見縣衙還沒註意此事。而李義清反應如此之迅速,倘若明日不是為借款,可以肯定與劉巖鏡有關。”

“嗯,張大人言之有理。只是明日李義清若是問起,該做何答?”

“我已囑咐王曦照莫要伸張,王曦照也不知殿下身份。若是李義清問起,殿下便說是從嶺南道廣州烏茲曼商人處購得的下腳貨。”

嶺南道,也就是現在廣西東部、廣東全境、海南島、福建以南地區,廣州就是今天的廣州一帶,但眼下的行政面積更大。

“烏茲曼國”是岐帝國對當下中東霸主烏茲曼的泛稱,唐宋時期稱之為“大食”,歐洲人稱之為“薩拉森”,其帝國稱之為烏茲曼。

岐帝國雖然禁止民間遠洋貿易,但不禁止國外商人來華貿易,因為外貿可以獲得更多的貿易收入,而中東、印度盛產黃金,總體貿易仍對岐帝國有利。為便於管轄,僅限於廣州一地對外開埠,並設立市舶司專管廣州貿易與外商。

烏茲曼商人將沿海各國的香料、熏香、草藥、寶石、貴金屬、毛皮、木材、土貨、幹貨、珍珠、硨磲,通過海上航線,經過東南亞時,順帶采購沿岸的香料、草藥、珠寶,進而販入嶺南廣州。

朝廷在廣州設有大型貨棧,江南的絲綢、茶葉,各地的陶瓷、布匹、香料、幹貨、鐵制品,經由廣州集散,與中東商人交易。

得益於地理位置優越,外商密度高,販入廣州的香料其實要比朝廷遠洋船隊便宜得多,原因大致有四點。

其一是國內的官員貪汙分贓,層層雁過拔毛,導致行政成本急劇增加,增加的行政成本就要攤到貨物上,導致朝廷出海購入的貨物,成本要比外商的成本高。

其二是封賞,這個占比也很大,封賞的成本也要折入購入貨物的成本要素中,封賞和貪汙無形中都被計入價格成本。

其三是生產要素競爭和貿易算法標準。

中東、東南亞、印度、波斯都盛產黃金和白銀,中國貴金屬少,但軟黃金絲綢多,外國商人進入中國,輸入大量黃金,只為了得到絲綢,絲綢販賣至印度、波斯、埃及、中東,乃至歐洲,價格翻百倍。

而東南亞的香料產量大,價格其實非常低,但第一、第二量大因素決定了最終在國內的售價不會低。

當外國商人大量從東南亞、印度、波斯、中東販入香料,而絲綢產量相對較低,而利潤更高時,即出現香料相對貶值,而絲綢價值上漲,香料在廣州的價格會更低。

但朝廷拿到廣州的香料,仍然要用於經濟獲利,銷往經濟重鎮江南、巴蜀、兩淮、兩河、京畿、關中,以及輸往波茲津交易,沿途又是一路吃拿卡要雁過拔毛,最終運到江南和北方的成本,不比朝廷從東南亞采購低。

最後,不同於現代走私貨,價格多數比正經貨價格低,當下走私商品多數是要殺頭的,犯罪成本更高,加之生產力低,渠道狹窄,走私商品的價格高得多。

劉巖鏡、蔡生廉拿到的都是貢品,層層有人擔保,這本身意味著經濟成本,同時香料最終賣到巴蜀,如果價格太低,反王周照寧賣往國外的利潤就更高。

這種養虎為患的傻事,誰能幹。

因此劉巖鏡拿到的貨,要比進口價高出不少,但比市面的售價又低更多,價格都是人家精算好的。

廣州方面的交易貨大量足,朝廷監管較為寬松,確實可以弄到一些緊俏商品,但多數都是品相較差的尾貨,價格也更低。

第二天一早,沈嚴良、沈雲卿、周晟、全衡四人一早來到縣衙,見到了王曦照,寒暄介紹後,王曦照安排四人等在內堂,其繼續處理縣中公務。

直到中午,李義清從蘭陵騎馬趕到寧陽縣衙,事情到此有了變化。

“王縣令啊,沈嚴良人可到縣衙?”

“回刺史大人,人已等在內堂,請刺史大人移步。”

“好啊,來了就好,王縣令在前引路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此時沈雲卿等人已經得到消息,等在內堂外候著,顯然沒有坐等刺史的道理,必須是小民去迎接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